「恆越企管」通過『Panasonic 台灣松下』嚴謹的評估,承接「ISO 14064-1溫室氣體輔導」,及『SGS認證』! 「恆越企管」很榮幸成為『台積電』供應商審查團隊推薦給供應商成為「ISO輔導單位」! 「恆越企管」通過『鴻海科技』的嚴格評估,成為「ISO 13485 輔導單位」並通過『得仕驗證』的稽核! 「恆越企管」經過『ASML』的審慎評估,成為「環安衛系統輔導單位」並通過『BSI』的嚴格審核! 感謝『韓國LG(台灣樂金化學)』的審慎評估,讓「恆越企管」一次又一次的承接其「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IATF 16949/ISO 14064-1所有管理系統的輔導」及通過『英國NQA驗證』! 『仁寶電腦』有過平鎮廠「ISO 14001+OHSAS 18001+ISO 45001輔導」滿意的經驗後,「恆越企管」再次接下觀音廠「ISO 14001+ISO 45001輔導」及『SGS驗證』! 感謝『聯詠科技』嚴謹的評估由「恆越企管」承攬「ISO 27001 輔導」並通過『勞氏驗證』的審核! 感謝『LION光寶科技(高雄廠/常州廠)』委任「恆越企管」接下「ISO 14001、IATF 16949輔導」! 感謝『杜邦Dupont』委任「恆越企管」輔導「IATF 16949 管理系統」! 感謝『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委任「恆越企管」接下「ISO 22000 輔導」!
LOGO

ISO 28000:2007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輔導


分享到

ISO 28000:2007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規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ISO標準,其中包括對安全管理系統的要求,特別是關於供應鏈中安全保證的要求。該標準由ISO / TC 8在「船舶和航海技術」上製定,並於2007年發布。2015年,ISO 28000系列的職責轉移到了ISO / TC 292關於“安全性和彈性”的問題,他於2019年決定開始修訂,預計將需要3年。修訂的正當性研究已被ISO TMB(技術管理委員會)接受。

 

範圍

開發ISO 28000:2007是為了在更廣泛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對安全操作進行編碼。該PDCA 2007年把這個標準的元素與一致性相關標準,如:管理系統結構開發ISO 28000通過了ISO 9001:2000和ISO 14001:2004認證。

 

修訂後的文檔的範圍僅在其新措辭符合當今的編寫標準的方式時才更改:該標準規定了對安全管理系統的要求,包括對安全管理系統至關重要的方面。

 

歷史

ISO 28000最初是作為公共可用規範開發的,並於2005年發布。在2007年,ISO / PAS 28000:2005被撤消,並以標題為ISO 28000:2007的完整ISO標準代替。2014年,對ISO 28000:2007進行了審核和確認。

 

改進的風險管理集成

解決安全風險管理的國際標準的發展改善了在通用集成平台中與現有企業風險管理的更廣泛接觸。通常採用這種集成的風險管理方法來更好地協調跨職能的風險管理機制,改進績效衡量,確保持續改進並減少孤島之間風險管理目標的錯位。

 

應用程序

開發ISO 28000:2007的目的是使各種規模的組織都可以將該標準應用於各種複雜程度的供應鏈。

 

組織採用ISO 28000:2007的一般理由涉及:

  1. 開發安全管理系統。
  2. 內部遵守安全管理政策的目標。
  3. 外部符合最佳做法基準。
  4. ISO認證。

 

好處

採用ISO 28000具有廣泛的戰略、組織和營運優勢,可在整個供應鏈和業務實踐中實現。

 

好處包括但不限於:

  1. 整合的企業彈性。
  2. 系統化的管理實踐。
  3. 增強信譽和品牌知名度。
  4. 統一的術語和概念用法。
  5. 改善供應鏈績效。
  6. 參照國際公認的標準。
  7. 更好的合法流程。

 

修訂

ISO / TC 292建立了供應鏈安全工作組(WG 8),以審查和更新該標準。將根據附件SL對ISO 28000進行重組,使其與ISO的其他管理系統標準保持一致(以支持組織的安全管理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例如品質管理、能源管理、環境管理、訊息管理的集成安全管理、營運連續性管理...)。

 

既不打算刪除現有標準中的任何要求,也不打算添加新的要求,以使根據ISO 28000認證的組織不會因修訂而遇到任何困難。2016年獲得證書數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425張)> 日本(299張)> 西班牙(231張)> 美國(223張)> 英國(197張)。

 

認證

ISO 28000:2007是可認證的標準。

 

支持標準

ISO 28000是一系列ISO標準中的第一個。

 

ISO 28001:2007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實施供應鏈安全,評估和計劃的最佳實踐–要求和指南。

ISO 28002:2011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供應鏈彈性的發展–使用指南的要求。

ISO 28003:2007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對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進行審核和認證的機構的要求。

ISO 28004-1:2007供應鏈的安全管理系統–ISO 28000實施指南:第1部分:一般原則。

ISO 28004-2:2014供應鏈的安全管理系統 - ISO 28000實施準則:第2部分:在中小型港口作業中採用ISO 28000的準則。

ISO 28004-3:2014供應鏈的安全管理系統–ISO 28000實施準則:第3部分:採用ISO 28000供中小型企業(海運港口除外)使用的其他特定指南。

ISO 28004-4:2014供應鏈的安全管理系統–ISO 28000實施指南:第4部分:如果符合ISO 28001的管理目標,則應實施ISO 28000的其他特定指南。

 

ISO 28000是源於自然或人為災害的全球供應鏈。

 

由來

源於自然或人為災害的全球供應鏈安全風險問題成為現今國際營運商的主要挑戰之一。一些具有詳實記錄的事故,如地震、颶風、亞洲海嘯、恐怖和犯罪活動等,突顯了人們迫切需要一個系統化及符合協調性的解決方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針對人類、貨物、基礎設施和設備(包括傳送方法)安全事故,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以預防供應鏈中可能出現的破壞性影響。

 

基本含意

ISO 28000是應運輸和物流行業對共同安全管理標準的需求而發展並提出的,其最終目標是改進供應鏈的全面安全。

 

作為新的管理系統規範,它首次為操作或依賴供應鏈中某一環節的組織提供了框架。它能幫助行業各部門審核安全風險並實施控制和減輕風險的安排來管理供應鏈潛在的安全威脅和影響。它的管理方式與其他基本業務原則如品質、安全和客戶滿意度的管理方式相同。

 

ISO 28000:2007與ISO 9001:2008(品質系統)及ISO 14001:2004(環境系統)是相容的,其設計是為了幫助組織把品質系統、環境系統和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整合起來。

 

該規範是以策劃→實施→檢查→行動(改進)為基礎的管理系統,模仿了公認的ISO 14001的標準。這意味著已經熟悉基於風險的方法的組織在分析供應鏈安全風險和威脅時可以運用相似的方法。

 

它與政府和國際海關機構的安全提案兼容並補充其不足,這些提案包括:世界海關組織為供應鏈安全化和簡易化設定的標準框架、歐共體加強供應鏈安全的規定-經授權的經濟經營者(AEO)以及美國海關和邊界保護提案-針對恐怖主義的海關貿易夥伴關係。

 

標準解析

由ISO的TC8技術委員會(船舶和航運技術)研發,於2005年底出台的ISO/PAS 28000:2005《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規範》是該系列第一個發布的標準。當中匯集了各組織機構的意見,如國際海運組織、國際港口和碼頭協會、國際航運協會、世界海關組織、國際創新貿易網、世界航運委員會和安全技術戰略委員會。

 

ISO/DIS 28000為該標準的更新版本草案,將於2007年稍後時間發佈為完整的國際標準。

 

ISO/DIS 28000將供應鏈定義為「一組相互聯繫的資源和過程,以原材料的採購為起點,經各種運輸方式將產品或服務交付最終用戶。而供應鏈將包括銷售商、設施製造、物流供貨商、內部分銷中心、分銷商、批發商以及聯繫最終用戶的其它實體。」

 

通過運用過程方法和「計劃→實施→檢查→處置」的方法來應付供應鏈的潛在風險,ISO/PAS 28000可與其它管理系統標準互相兼容,如ISO 9001(品質管理)和ISO 14001(環境管理)。

 

ISO/DIS 28000要求組織機構的最高管理層制訂安全管理總方針,與組織機構的安全威脅和風險管理整體框架一致,並與組織機構所面臨的威脅及其運作的性質和規模相稱。此外,此方針必須加以部署和實施,包括安全風險的評估和計劃、有效實施和運作、檢查和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

 

在評估運作的相關安全風險時,ISO/DIS 28000要求組織機構考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所有後果,其中包括:

1. 物理性事故的威脅和風險,如功能事故、意外損壞、惡意破壞、恐怖或犯罪行為。

2. 運作性威脅和風險,包括安全控制、人為因素及其它影響組織機構績效、狀態或安全的活動。

3. 自然環境(暴雨、洪災等)所導致安全措施和設備喪失效能。

4. 組織機構控制能力以外的因素,如外界提供的設備和服務存在問題。

 

安全風險一旦得到識別和評估,必須制訂相應的目標、指針和計劃,以消除或大幅減低其潛在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與ISO 14001相互契合,即要求組織機構制訂相應的目標、指針和計劃,以大幅減少其運作所帶來的環境影響)。

 

標準的第4.4條論述了確保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和運作,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1. 組織機構結構、權力和責任

2. 能力、培訓和認知

3. 溝通

4. 文件

5. 文件和數據控制

6. 運作控制

7. 緊急準備狀態、反應和安全恢復

 

第4.5條則主要闡述系統檢查,按需要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其中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1. 安全績效的測量和監督

2. 系統評核

3. 與安全相關的失效、突發事件和不符合項目

4. 檔案控制

5. 審核

最後,第4.6條要求組織機構展開定期的管理評審,以確保安全系統的持續適當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關聯標準

ISO 28001

於2006年發布的ISO/PAS 28001《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供應鏈安全的最佳實踐規範-評估和計劃》提供了實用的指導,以補充ISO 28000的規定要求,促使組織機構作出更好的風險管理決策。此外,ISO 28001還為獨立第三方的審核活動提供選項,以配合和補充世界海關組織的框架標準,保護和促進全球貿易。

 

ISO 28004

同於2006年發布的ISO/PAS 28004《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ISO/PAS 28000實施指南》,旨在協助標準使用者理解和實施ISO 28000,從而獲取更大的利益。

 

ISO 28004對ISO/PAS 28000的基本原則進行解說,並描述其目的、特有的輸入程序、過程和特有的輸出程序。儘管其仔細羅列了ISO/PAS 28000每項條款所涵蓋的全部要求,並輔以相關指導,但卻沒有對ISO/PAS 28000的實施增加額外的要求或控制性的取向。

 

ISO 28004解釋了安全管理系統的細節和複雜性、文件記錄範圍及其需用的資源,均取決於組織機構的規模和複雜性,以及其業務性質。此外,它還明確指出組織機構應有相當的自主權和靈活性,以界定ISO/PAS 28000的實施範圍,即整個組織機構、特定運作單位或特定活動。

 

恆越企管歡迎您來電,或來信amc.iso9000@yahoo.com
台北公司:(02)224-24006(全台ISO輔導服務) 
台中公司:(04)231-55852(全台ISO輔導服務) 
高雄公司:(07)2233-058(全台ISO輔導服務)